之前一位家長朋友咨詢說,她女兒在幼兒園因為學不會走平衡木而產生了“厭學情緒”,怎么都不肯去上學了。
這不是特殊情況,而是如今好多孩子都普遍存在的問題——平衡能力差。
你可能想說“平衡差能差到哪兒去,再說了,我孩子將來又不當運動員,不需要那么好的平衡能力啊!”
但是你知道嗎,平衡能力影響的不單是坐得定、站得牢、走得穩(wěn)這些運動方面的表現(xiàn),還是孩子大腦感覺統(tǒng)合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它對于發(fā)展孩子的注意力、培養(yǎng)安全感,以及日后的學習能力,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平衡能力是指身體對來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關節(jié)內的感受器以及視覺等各方面刺激的協(xié)調能力。
它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tài)的平衡,一種是動態(tài)的平衡,它們分別的作用如下:
1)靜態(tài)平衡能力:是指維持人體重心與姿勢相對靜止的靜態(tài)姿勢能力。如坐下、站立等在一定范圍內保持身體姿勢的平衡。
2)動態(tài)平衡能力:是指在運動狀態(tài)下,對人體重心和姿勢的調整和控制能力。這牽涉到大運動,比如跑、跳、走等運動中身體平衡的維持。
平衡能力是幼兒的基礎動作能力,是走、跑、跳、攀、蹬動作的基礎,平衡能力的先期開發(fā)直接影響到兒童以后的運動能力發(fā)展。
人類在10歲前平衡能力迅速發(fā)展,8歲前形成基本動作技能。
兒童姿勢控制效率不僅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高,還依賴于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互動和生長過程中肌肉調節(jié)的鍛煉。
如果兒童早期平衡能力沒有得到正常發(fā)展,會對后期更復雜的動作技能,如跑、跳、攀、爬等動作的學習造成影響,還可能增加兒童在活動中受傷的風險。
平衡能力好的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較好,空間想象能力較發(fā)達,在學習數(shù)學的空間關系時,也更容易。
有些平衡感不佳的孩子,對高度反應遲鈍,所以經常爬高;有些則過于敏感,對任何高度都會感到害怕。
這些孩子對任何頭部的姿態(tài)變化都感到緊張,因此情緒長期不安,容易以小動作或自言自語來消除心理的壓力,這也會導致他們多動和多話。
答案是——前庭覺。
前庭覺的作用大體可以分為兩個,一個是維持身體的平衡,另一個就是幫助我們的大腦過濾信息。
前庭覺有障礙的孩子一般的表現(xiàn)有空間感不好,身體協(xié)調性和平衡感不足,經常摔倒、撞墻的孩子前庭覺發(fā)育會有不良。
前庭覺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種感覺,感統(tǒng)訓練的過程中主要訓練的三大感覺就有前庭覺。
下面介紹一些在家就能做的訓練前庭覺的運動。
瑜伽球
讓孩子趴在瑜伽球上,媽媽雙手扶住孩子胯部或大腿外側,前后、左右搖擺瑜伽球。
如果孩子較快適應,可加大搖擺幅度或嘗試讓孩子躺在瑜伽球上,重復上述動作。
當孩子害怕或不適應搖擺時,可在前方放上他喜歡的玩具或同爸爸保持對視,建立安全感。
人體小飛機
媽媽雙腿并攏地躺好,讓孩子躺在媽媽小腿上,面向媽媽。媽媽幫孩子伸開雙臂,幫助其保持平衡。
媽媽進行雙膝屈伸動作,重復上述動作多次,過程中始終與孩子保持對視,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如果有不適,要馬上停止。
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媽媽屈膝的幅度可適當減小,以寶寶能接受的程度為準;盡量讓寶寶雙手伸平,保持身體的平衡與穩(wěn)定性。
單腳站立
先讓孩子原地立正,然后抬起左腳,堅持到站不住為止,休息一下再抬起右腳,堅持到站不住為止。
這個運動每天可以挑同一時間,左右腳交替算一次,一共做三次,家長要注意記錄孩子的站立時間,看孩子是否有進步。
單腳跳
當孩子能夠保證抬起左右腳都能堅持一分鐘以后,就可以開始單腳跳了。
選擇一個平坦的場地,讓孩子抬起左腳,右腳支撐,然后開跳,家長可以選擇在一邊記錄孩子跳的時間,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
低頭走直線
在家里找一段比較長的直線(盲道、磚縫等等),讓孩子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腳尖碰腳跟地向前走。
家長可以在一旁給孩子加油,估計一下整個路程大概多少米,一開始可以盡量不超過100米,然后再逐漸增加路程。
感統(tǒng)訓練的年齡是3~6歲,家長一定要抓住黃金期,激發(fā)孩子的潛能,為孩子的美好未來奠定基礎。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