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閣海外考試研究中心 崔明媛
一、雅思口語常見問題
雅思考試作為最大的國際語言測試系統(tǒng)是大部分要去英聯(lián)邦留學、工作或移民人士的必經之路。中國的留學生幾乎年年破新高,這就意味著有大批的人面臨雅思這道關卡。中國作為雅思考試生源的大國,本應有著傲人的成績,但事實卻不盡人意。更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在雅思考試中失利的人皆倒在了口語和寫作兩個關卡上。那么,為什么中國考生皆因口語、寫作失利呢?個人認為,考生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和習慣導致了這兩科的薄弱。以下是朗閣專家總結的中國考生在口語中存在的問題。
1. 中國教育模式影響下的做題能手和創(chuàng)作菜鳥
應該說,中國考生本應在雅思考試中具備很大的優(yōu)勢,因為我們從小已經習慣了大大小小的考試。所以中國考生的應試能力能幫助他們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但是,雅思考試卻偏偏包含了寫作和口語,尤其是口語,在英語教學中從沒被重視過的科目??谡Z和寫作是兩門輸出型的技能,恰恰是中國學生不擅長的。因為從小到大我們的教育就是老師講,我們聽。所以中國學生的輸出技能幾乎沒被鍛煉過,而練得更多的是輸入技能,也就是做題技能,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學生很容易在聽、閱兩項拿高分,而口、寫卻不能。同時,考生輸出技能的缺失伴隨著的是考生思路和想法的枯竭。在與外國人對話的過程中,中國考生經常出現(xiàn)I don't know這樣的答案而令考官抓狂。有時候中國留學生在外國人眼里是非常無知的,沒有想法沒有主見,他們覺得與中國學生交流是沒有任何結果的。
G類考生比A類考生更主動學習。在所教過和遇到過的學生里,朗閣專家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G類考生要比A類考生更積極主動。應該說與年齡有很大關系,大部分G類考生都是成年人,有的已經工作了很長時間。所以年齡、閱歷和經驗促使他們變得比A類考生更有學雅思的動力和意識。雖然G類考生的英語基礎大都不如A類考生,但就口語上的表現(xiàn)看來,G類考生更能主動地和考官討論問題,甚至領導著整個對話。相反的是,A類考生大多是高中生或生,正是思考能力被壓抑著的階段,所以他們需要考官不斷地引導和挖掘才能一點點的“吐”出些東西。所以,口語考官對這類考生產生了負面的、刻板的印象,即中國考生態(tài)度消極、沒有想法、不喜歡與人交流。
二、提分技巧
口語的進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的考生感覺不到像閱讀聽力那樣快速的提高所以就逐漸放棄了口語。以前,我會告訴學生想提高口語就找外國人多練,可現(xiàn)實是哪有這么多外國人可以找,加上中國學生多被動羞怯,有的學生還認為這樣太丟臉,所以就再也不管口語了?,F(xiàn)在,我會告訴學生,即使你不特意找人去練,也是有辦法提高口語的,那就是——自言自語。在澳大利亞的幾年留學生涯中,我發(fā)現(xiàn)只要你有心要記一些地道的口語和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詞匯是很容易的,而且在你反復不斷地重復這些用語時,就自然的把它們記住了。建議考生每天留心觀察并記憶商販門店的英文名稱,商店里一些進口食品的名稱標簽等。此外,要天天與熟人,最好是雅思同學對話,沒有人的情況下要自己跟自己說。另外,一些場景詞匯在生活中遇到的時候可以自言自語的說出來,基本沒人能聽見,所以不用擔心丟臉的問題。
提高口語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模仿英劇、美劇的臺詞,尤其是校園或家庭題材的劇,可以邊看邊按時總結學到的有用的表達。這是比較有效果的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自覺主動的學生在這些方法中進步迅速,開始保六爭七;一些比較被動、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或多或少被這些方法所影響,從而開始步入保五爭六的行列。